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 正文
网络环境下的和谐校园建设研究
[ 日期:2011-12-10| 浏览2308次]

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

 

开题报告

 

 

 

课题编号:

2010R16616

课题名称:

网络环境下的和谐校园建设研究

课题主持人:

李银

所在单位:

江苏科技大学

E-MAIL

LY4401959@Hotmail.com

办公电话:

051184401076

移动电话:

13305280336

邮政编码:

212003

开题日期:

2010.7

 

 

 

 

 

 


 

课题名称

网络环境下的和谐校园建设研究

研究起止时间

20107月—201212

负责人姓名

李银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195512 

行政职务

 

专业职务

研究员

研究专长

教育管理

最后学历

研究生

最后学位

博士

工作单位

江苏科技大学

电子信箱

LY4401959@Hotmail.com

通讯地址

江苏省镇江市梦溪路2

邮政编码

212003

联系电话

84401076

13305280336

 

 

    

 

 

 

主要研究人员

姓名

出生年月

专业职务

学历

研究专长

项目分工

工作单位

张坚强

1964.1

副研究员

硕士

新闻宣传

总协调

宣传部

汪电明

1959.10

高级工程师

大学

网络技术

建立资源库

现教中心

吴雨才

1968.5

副教授

博士

管理学

理论研究

人文学院

杨美成

1972.3

讲师

博士

哲学

实证分析

科技处

张海燕

1969.7

副教授

硕士

经济学

数据处理

管理学院

 

 

 

 

 

 

 

 

 

 

 

 

 

 

 

 

 

 

 

 

 

 

 

 

 

 

 

 

 

 

 

 

 

 

 

 

 

 

 

 

 

 

 

 

 

 

 

 

 

 

 

 

 

 

 

 

 

 

 

 

 

 

 

 

 

 

 

 

 

 

 

 

 

 

 

 

 

                                 

 


 

.研究的主要内容、意义、特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课题预计可达到的水平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和谐高校,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因此,实现校园和谐,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和谐并不意味着没有矛盾,和谐本身就是一种多种性的相互包含、包容,相互协调、配合的一种状态或效果。高校作为知识与人才相对密集,对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极端敏感的特殊环境,高校的和谐与稳定关系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特别是信息化校园的出现,不但对大家的学习、生活模式造成了革命性的冲击,同时也对校园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构建和谐校园,提高学校管理的能力和管理水平就非常值得我们认真的思考和研究。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已成功运用于教育领域,并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推动了教育领域各方面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也对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培养适应信息社会需求的且具有信息素养的创新型人才,这已成为新时期学校人才培养的共同目标。

本课题基于网络环境的特点与优势,紧密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努力探讨网络环境下和谐校园建设的模式与思路,主要解决的问题如下:

①通过网络环境正确分析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②通过网络环境强化师德建设。

③通过网络环境强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④通过网络环境强化校园文化建设。

⑤通过网络环境强化学校管理。

教育现代化必须拥有和谐的校园环境、稳定的校园局面,科学化发展的良好势头。大学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小社会。因此,我们应该对网络化信息技术对学校教育的冲击引起足够的重视,应该充分理解网络环境在学校教育中所处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应该能够把握网络技术运用于和谐校园建设,运用于教育管理及教育教学之中,应该有意识地将最新的信息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形成引导教职工思想、生活的优质载体,充分把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到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上来。在网络环境下切实推动学校在教育现代化的道路上又好又快地科学发展。

所谓和谐校园,就是民主办学的理念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校的观念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就是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安全稳定得到长久维护,就是学校领导、管理人员、教师与学生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就是学校各项事业实现迅速良性发展,师生员工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切实的改善和提高,努力实现社会公平,建立良好的竞争制度,实现学校教育各个子系统或要素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良性互动,整体优化的过程。

所谓和谐校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有序的校园,应该是文明、向上、创造、竞争的校园,应该是宽松、协调、体恤、包容的校园。核心就“以人为本”,在学校主要是“以师为本”、“以生为本”,其实质就是尊重人,依靠人,提高人。

网络环境下的网络技术可以用于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他对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带来许多好处,能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交易成本,能增加信息量,有利于作出科学决策,能有效地利用国内外资源,促进资源有效组合,能减少投资的盲目性,降低办学的风险。本课题探讨利用网络环境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优势,在网络环境下积极构建和谐校园,运用信息技术对公共管理的影响理论,人本管理理论等。拓展网络环境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空间,切实发挥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创造数字化学习环境,促进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大力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人才培养氛围,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 现有研究基础条件(包括文献资料、实验条件及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工作基础等)

在本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我们已经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巨大支撑和作用,也逐步尝试通过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信息技术来缩短教育管理的操作周期,通过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结合来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通过网络化的信息技术来改变管理者同被管理者以及管理者之间的交流方式。这些都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实践依据。

学校图书馆拥有大量的有利于本课题研究的馆藏图书和网络数字文献、期刊资源,学校网络环境设施完善,教学资源丰富,完全可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料。部分课题组成员对网络环境治理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话题有过前期研究或发表过相应的论文。如:完成过“江苏科技大学排行榜研究”、“网络危害与政府治理研究”、论文“大学文化的追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曾荣获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信息研究中心频发的一等奖。

课题组成员有博士、教授,理论基础扎实,研究经验丰富。他们来至教学、科研机关和一线教师,对相关课题有过经验积累和研究,可以优势互补,课题负责人是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可以有效组织保证完成本课题的研究。

课题主持人近几年共主持省部级课题研究5项,市级课题2项,校高教课题3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20多篇。“镇江市科技人才资源开发研究”项目曾荣获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一等奖。“大学生本科生跨校、系、学科学习及互通学分的研究”曾荣获江苏省教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课题组成员都具有独立操作电脑的能力和与Internet联网的能力,具有查找国内外信息和进行电脑分析的便利。所以课题组成员完全具备独立研究和查找资料的能力。学校图书馆皆有几百万册图书资料可供查阅,并且有与世界联网的电子查询网络设置系统。

对本课题的研究有了一部分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这对课题的研究有了很好的基础。课题组成员大多是部门领导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技术创新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课题主持人具有较强的内外协调和协作能力,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能够有效组织本课题的研究。

 

 

 


. 项目详细计划及进度

1)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阶段负责人)

 

①申报准备(2010.32010.4):成立课题组,由主持人统筹协调,拟定整体研究方案。课题组成员沟通、协商、查找文献资料,确定研究重点与难点,完善和修订课题研究计划。明确各子课题的分工与研究任务。

②调查研究(2010.52010.12):收集文献资料,对高校利用网络环境构建和谐校园的现状进行实地调研,了解高校网络环境建设,和谐校园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③撰写研究子报告(2011.12011.12):整合各方面资料与信息、撰写,讨论各子课题研究报告,提交专家咨询,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④完成总报告(2012.12012.12)由主持人统筹协调,在各子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专家咨询,撰写修改课题研究报告,并送请专家鉴定、结题。

 

2)研究方法设计(对应研究目标、内容过程进行某一方法的具体设计)

 

本课题将围绕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法。

①利用网络环境促进和谐校园构建的可行性分析,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内涵,目标和要求的界定。采取搜集和查阅文献,组织师生讨论等方法来收集有关和谐校园建设的现实意义,明确和谐校园建设的具体任务。梳理相关文献有关和谐校建设的研究成果,从中寻求有机结合、探寻一般规律,提炼理论观点。

②利用网络环境构建和谐校园的实施策略,采用调查研究方法、访谈法、观察法、举办师生论坛等来研究网络环境下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对师生教育教学观念和智能结构提出的新要求。通过问卷调查或深度访谈,了解师生员工的教育观、人才观,开发出与网络环境下构建和谐校园的策略体系。

③网络环境下建立、健全和谐校园建设的保障机制。采取调查研究法、专家咨询、访谈和文献查阅等方法,对利用网络环境构建和谐校园的思想政治保障,人才师资保障、管理和制度保障、经费保障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

 

3)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及预期完成时间)

 

①预期研究成果形式及数量

 

研究报告1份,公开发表论文23

 

②预期结题时间:

2012

12

 

           

4. 详细经费预算

支出科目

金额(元)

计算根据及理由

合计

 

1.科研管理费

800

课题申报、专家指导等

2.项目津贴

1600

课题研究人员劳务费

3.项目鉴定费

1000

课题鉴定

4.资料费

800

资料查询或购买

5.差旅费

800

出差调研

6.材料费

500

打印、复印

7.设备费

500

购买存储设备

8.外协费

1000

发表论文、专家咨询等

9.其他

1000

机动费

 

 

 

 

 

 

 

 

 

 

 

 

 

 

 

 

 

 

 

 

 

 

 

 

 

 

 

 

 

 

 

 

 

 

 

 

 

 

 

 

 

 

注:支出科目请按下列顺序填写:

1、科研管理费; 2、项目津贴3、项目鉴定费4、资料费;5、差旅费;6、材料费;7、设备费;8、外协费9、其他费用

 


5. 专家组意见

 

组长签字:

     

6.专家组名单及签名

鉴定组

内职务

姓名

工作单位

职务

职称

签名

组长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7.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审核意见

 

所长签字:          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