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的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自主学习平台的搭建与研究
    [  日期:2011-12-10| 浏览4226次] 
  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
 
开题报告
 
 
 
    
        
            | 
             课题编号: 
             | 
            
             2010-R-17557 
             | 
        
        
            | 
             课题名称: 
             | 
            
             基于WEB的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自主学习平台的搭建与研究 
             | 
        
        
            | 
             课题主持人: 
             | 
            
             钱永坤 
             | 
        
        
            | 
             所在单位: 
             | 
            
             吴江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 
             | 
        
        
            | 
             E-MAIL: 
             | 
            
             61810032@163.com 
             | 
        
        
            | 
             办公电话: 
             | 
            
             0512-63522145 
             | 
        
        
            | 
             移动电话: 
             | 
            
             13912727142 
             | 
        
        
            | 
             邮政编码: 
             | 
            
             215228 
             | 
        
        
            | 
             开题日期: 
             | 
            
             2010年5月7日 
             | 
        
    
 
 
 
 
 
 
 
    
        
            | 
             课题名称 
             | 
            
             基于WEB的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自主学习平台的搭建与研究 
             | 
        
        
            | 
             研究起止时间 
             | 
            
             2010年5月7日至2011年12月 
             | 
        
        
            | 
             负责人姓名 
             | 
            
             钱永坤 
             | 
            
             性别 
             | 
            
             男 
             | 
            
             民族 
             | 
            
             汉 
             | 
            
             出生年月 
             | 
            
             1968年11月 
             | 
        
        
            | 
             行政职务 
             | 
            
             教研组长 
             | 
            
             专业职务 
             | 
            
             中学高级教师 
             | 
            
             研究专长 
             | 
            
             职业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 
             | 
        
        
            | 
             最后学历 
             | 
            
             本科 
             | 
            
             最后学位 
             | 
            
             学士 
             | 
        
        
            | 
             工作单位 
             | 
            
             吴江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 
             | 
            
             电子信箱 
             | 
            
             61810032@163.com 
             | 
        
        
            | 
             通讯地址 
             | 
            
             吴江市盛泽镇市场路西首 
             | 
            
             邮政编码 
             | 
            
             215228 
             | 
        
        
            | 
             联系电话 
             | 
            
             13912727142 
             | 
            
             0512-63522145 
             | 
            
               
             | 
        
        
            | 
               
                 
              
              
              
            主要研究人员 
             | 
            
             姓名 
             | 
            
             出生年月 
             | 
            
             专业职务 
             | 
            
             学历 
             | 
            
             研究专长 
             | 
            
             项目分工 
             | 
            
             工作单位 
             | 
        
        
            | 
             张志凯 
             | 
            
             1981.10  
             | 
            
             中学一级 
             | 
            
             本科 
             | 
            
             教学科研、系统测试 
             | 
            
             组织协调 
            主要负责 
             | 
            
             吴江市第二职业中学 
             | 
        
        
            | 
             濮中 
             | 
            
             1969.10 
             | 
            
             讲  师 
             | 
            
             本科 
             | 
            
             教学管理、科研 
             | 
            
             理论科研及管理 
             | 
            
             吴江市第二职业中学 
             | 
        
        
            | 
             屠高雄 
             | 
            
             1982.12 
             | 
            
             中学一级 
             | 
            
             本科 
             | 
            
             案例开发及研究 
             | 
            
             案例开发、调查 
             | 
            
             吴江市第二职业中学 
             | 
        
        
            | 
             王琪华 
             | 
            
             1983.11 
             | 
            
             中学二级 
             | 
            
             本科 
             | 
            
             教学科研、案例开发 
             | 
            
             教研、案例开发 
             | 
            
             吴江市第二职业中学 
             | 
        
        
            | 
             顾志俊 
             | 
            
             1983.12 
             | 
            
             中学二级 
             | 
            
             本科 
             | 
            
             教学科研、班级管理 
             | 
            
             调查及数据分析 
             | 
            
             吴江市第二职业中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研究的主要内容、意义、特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课题预计可达到的水平 
             | 
        
        
            | 
             1、主要内容:本次主要研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方法及如何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模式去搭建自主学习的网络平台,同时将课程从计算机基础课程向计算机专业课程延伸,并结合正在开展中的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推动本校专业发展和教师成长。具体内容如下: 
            (1)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的研究。 
            (2)中职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 
            (3)如何针对中职学生特点及学习模式,搭建基于WEB的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4)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培养学生在专业理论课程中的自主学习能力。 
            2、研究意义及特点:(1)通过本课题研究,促使学生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参与学习,达成培养创新精神与提高实践能力的目标。以实际的研究成果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一些关于课程改革决策性依据。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促进素质教育在中职教育领域的实施并倡导创业教育。提高学生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同时,老师所提供的教与学的模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创业提供可能。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中职教师摈弃陈旧的教学理念、思路以及教学方法,不断探索出适合教学的模式与方法。并了解中职学生学习的真实心态和状况,为课程改革的进程把脉。 
            (4)本课题虽然选择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作为研究对象,但在课程改革大潮中,关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界共同关注的话题,本课题研究的成果对其他层次的教育机构也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课题预计可达到的水平:近年来,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和国家的重视,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为中职教育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更广泛的平台。本课题是专门针对中职教育中计算机教学改革的相关内容,不仅对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带来新的契机,同时也可以给其他学科如何利用计算机这一平台进行教学改提供很好的参考。 
             | 
        
        
            | 
             2. 现有研究基础条件(包括文献资料、实验条件及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工作基础等) 
             | 
            
               
             | 
        
        
            | 
             本校开设计算机应用专业已有很长的历史,对于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包括文献资料和多媒体课件。本组也拥有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组员虽然年轻但是教学理念新,富有创新精神,更有乐于奉献的精神。本校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专业多达8个,班级近20个。 
            今年上半年我校的计算机应用专业已经成功创建江苏省示范专业,在创建过程中,我们不仅建设了多个计算机专业机房,使我们的硬件条件步入同类学校的先进行列,还给我们进行科研提供了很好的氛围。 
            另外我们负责的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2008年度滚动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评价研究》,已结题,并获三等奖。我们本次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在各类期刊已发表多篇专业论文。相信有了这么良好的硬件条件和扎实的科研基础,我们坚信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本课题。 
             | 
            
               
             | 
        
    
 
 
    
        
             
            
            3. 项目详细计划及进度 
             | 
        
        
            | 
             (1)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阶段负责人) 
             | 
            
               
             | 
        
        
            | 
             2010年年8月——2011年3月,通过进行问卷调查、分方向研究、比较研究,得出计算机专业课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方法以及完成中职生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报告。成果为研究报告或论文2份。 成果为:论文、研究报告 (钱永坤、张志凯、濮中负责) 
            2011年4月——2011年8月确定1门计算机专业课程作为主干研究方向。完成对专业课程教材的再度开发,并开发出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项目。同时进行该专业课程网络学习平台的设计开发及简单测试。成果为研究论文、自主学习项目、自主学习的网络平台。(钱永坤、张志凯、濮中、屠高雄、王琪华、顾志俊负责 ) 
            2011年9月——2011年11月,尝试性运用于教学实践,并根据教学实践反馈结果,完成项目及网络平台的修改和完善。通过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及举行学生学习反馈访谈,完成对调查问卷、访谈、记录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并形成报告,收集所有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根据调研与教研成果,出第二批论文。成果为调查报告、研究论文(钱永坤、张志凯、濮中、屠高雄、王琪华、顾志俊负责 ) 
            2011年12——2011年12月,修改完善各阶段的研究报告,申请结题。请专家组评估验收。成果为课题鉴定报告及相关结题材料。(钱永坤、张志凯、屠高雄负责) 
             | 
            
               
             | 
        
        
            | 
             (2)研究方法设计(对应研究目标、内容过程进行某一方法的具体设计) 
             | 
            
               
             | 
        
        
            |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本课题研究的状况和已有的研究成果,用以指导本课题的研究。 
            (2)生命周期法:把整个研究视为一个生命周期,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调研及收集资料阶段;②问卷调查阶段;③调查结果统计分析阶段;④完成相关研究报告及形成相关成果阶段;⑤成果汇总及鉴定阶段。 
            (3)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发放问卷、回收问卷。 
            (4)访谈调查法:选择样本、设计谈话纲要、与样本面谈,记录整理。 
            (5)统计分析法。利用相关的统计分析软件(如SPSS)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提出培养策略。 
            (6)在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以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教育学、心理学及建构主义理论作理论指导,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优化设计;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中栏目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 
            
               
             | 
        
        
            | 
             (3)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及预期完成时间) 
             | 
            
               
             | 
        
        
            | 
             ①预期研究成果形式及数量 
             | 
            
               
             | 
        
        
            | 
             尝试性运用于教学实践,并根据教学实践反馈结果,完成项目及网络平台的修改和完善。通过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及举行学生学习反馈访谈,完成对调查问卷、访谈、记录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并形成报告,收集所有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根据调研与教研成果,出第二批论文。成果为调查报告、研究论文。 
             | 
            
               
             | 
        
        
            | 
             ②预期结题时间: 
             | 
            
             2011 
             | 
            
             年 
             | 
            
             12 
             | 
            
             月 
             | 
            
               
             | 
        
        
            |   | 
              | 
              | 
              | 
              | 
              | 
        
    
4. 详细经费预算
    
        
            | 
             支出科目 
             | 
            
             金额(元) 
             | 
            
             计算根据及理由 
             | 
        
        
            | 
             合计 
             | 
            
             3000 
             | 
            
               
             | 
        
        
            | 
             1.科研管理费 
             | 
            
             300 
             | 
            
             由课题负责人统一筹划 
             | 
        
        
            | 
             2.项目津贴 
             | 
            
             400 
             | 
            
             参与研究人员的补贴 
             | 
        
        
            | 
             3.项目鉴定费 
             | 
            
             500 
             | 
            
             根据有关规定,可做适当调整 
             | 
        
        
            | 
             4.资料费 
             | 
            
             200 
             | 
            
             购买相关书籍、订阅期刊 
             | 
        
        
            | 
             5.差旅费 
             | 
            
             1000 
             | 
            
             往返南京参与相关活动 
             | 
        
        
            | 
             6.材料费 
             | 
            
             200 
             | 
            
             购买相关耗材 
             | 
        
        
            | 
             7.设备费 
             | 
            
             200 
             | 
            
             购买必须的实验工具 
             | 
        
        
            | 
             8.外协费 
             | 
            
             100 
             | 
            
             通讯费用 
             | 
        
        
            | 
             9.其他 
             | 
            
             100 
             | 
            
             备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支出科目请按下列顺序填写: 
            1、科研管理费; 2、项目津贴3、项目鉴定费4、资料费;5、差旅费;6、材料费;7、设备费;8、外协费9、其他费用 
             | 
        
    
 
    
        
            | 
             6.专家组名单及签名 
             | 
        
        
            | 
             鉴定组 
            内职务 
             | 
            
             姓名 
             | 
            
             工作单位 
             | 
            
             职务 
             | 
            
             职称 
             | 
            
             签名 
             | 
        
        
            | 
             组长 
             | 
            
               
             | 
            
               
             | 
            
               
             | 
            
               
             | 
            
               
             | 
        
        
            | 
             成员 
             | 
            
               
             | 
            
               
             | 
            
               
             | 
            
               
             | 
            
               
             | 
        
        
            | 
             成员 
             | 
            
               
             | 
            
               
             | 
            
               
             | 
            
               
             | 
            
               
             | 
        
        
            | 
             成员 
             | 
            
               
             | 
            
               
             | 
            
               
             | 
            
               
             | 
            
               
             | 
        
        
            | 
             成员 
             | 
            
               
             | 
            
               
             | 
            
               
             | 
            
               
             | 
            
               
             | 
        
        
            | 
             7.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审核意见 
             | 
        
        
            | 
               
             | 
        
        
            | 
             所长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